米兰的安波罗修
Ambrose
约339 - 397
主教,教父
—————
圣安波罗修(拉丁语:Sanctus Ambrosius,意大利语:Sant'Ambrogio,英文中常作 Ambrose,约340年-397年4月4日),罗马公教(天主教)神职人员,任米兰主教,4世纪基督教著名的拉丁教父之一。他也是罗马公教公认的四大教会圣师(Doctor of the Church)之一。
生平
———————————————————————————————————
约340年,安波罗修出生于特里尔(Trier,现在德国的西部)一个有名望的基督教家庭。父亲曾任高卢行政官,是一位基督徒,母亲则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虔诚妇女。安波罗修从小就接受希腊文、文学、法律、修辞学、哲学的训练,父母对他寄予厚望,他也继承父亲的衣钵投身公共政务。安波罗修于公元370年左右,完成法律的训练曾当执业律师,大约在372年,安波罗修担任伊米利亚-利古里亚(Aemilia-Liguria)的省长,总部是设在相当于罗马帝国第二首都的米兰。安波罗修展现了自己杰出的行政及演说能力,他的公正无私也获得众人的赞誉。
374年,阿里乌派的米兰主教奥克森提乌(Auxentius)死了。教会内的阿里乌派与尼西亚信仰的信徒相争,将形成分裂。安波罗修基于省长的职责所在,走进教堂去平息风波。当他正向群众讲话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孩子的声音喊着说:“让安波罗修作主教!”会众以为是出于天主的声音,两派齐声唱和:“阿们!”欢呼拥立他为主教。不过,那时他只是一个新信徒,还未受洗礼,他向群众表示自己乃罪人,不配担任神职,便返回自己家中,但是信徒却举行大规模的游行,该省的主教们也批准这次选举有效,安波罗修写信给皇帝说明此事不妥,但皇帝瓦伦提尼安二世却回信赞成安波罗修作主教,于是,从权在八天之内,先受洗而后任主教。
贡献
—————————————————————————————————————————————
安波罗修上任后,召来了担任另一行省总督的兄弟乌拉尼乌•撒提洛斯( Uranius Satyrus),帮助自己主持教会的日常工作,并且师从西姆普利齐亚努( Simplicianus),在其指导之下学习神学。安波罗修思维敏捷,有着一目十行的阅读能力,他很快便成为西方教会最优秀的神学家之一,不过,他的工作主要是讲道、解释圣经和向说拉丁语的西方教会介绍说希腊语的东方教会的神学。安波罗修极其胜任这份工作,他反对阿里乌主义,主动将阿里乌主义从以利哩古(Illyricum,今伊利里亚)驱逐出去,并大力普及卡帕多西亚三杰的著作,为三位一体神学在西方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安波罗修在政治上参与对抗阿里乌主义的工作。他上任主教后不久,一伙得到皇帝许可的哥特人(Goths)跨过帝国边境。这伙人后来暴乱,洗劫米兰部分地区,造成大量难民涌入米兰。安波罗修下令为难民和赎回俘虏筹集资金,为此,他熔掉了教会的一些金器和其他装饰品。这招来了阿里乌派的指控。安波罗修强有力地回应了阿里乌派的攻讦,他指出为主保存灵魂比为主积累财富更为有益,并且在论述牧师的职责时,安波罗修告诉阿里乌派,真正的力量在于扶持弱者,反对强者,他们不应当盛筵款待可以回报他们的富人,而是应当款待那些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回报的穷人。在前来听道的人群中,有一位修辞学教师深受安波罗修的影响并且最终在安波罗修手下受洗归主,他就是自使徒保罗以来西方最具影响力的神学家奥古斯丁。
皇帝瓦伦提安二世的母亲查士丁娜(Justina)是阿里乌派,她坚持要建一座可以举行阿里乌崇拜的大教堂。在这一点上,安波罗修予以坚决反对,他拒绝皇后的权力用以推动阿里乌派在米兰的事业,双方为此时常爆发冲突。380年左右,皇后派遣军队包围安波罗修所在的教堂,逼迫其把当地教会交给阿里乌的跟随者管理,在此过程中,安波罗修的生命受到威胁,若不是米兰的市民公开支持,恐怕他已经遭遇不测。他说:“主教没有权力把神的教会交出来。”
安波罗修一生致力于使教会免受皇帝干涉,[1]如390年夏天,帖撒罗尼迦城的驻军司令因为拒绝百姓要求释放一位人民喜爱的战车手,百姓将驻军司令杀了,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为了给他报仇,不顾安波罗修的反对,屠杀了大批居民,及后皇帝懊悔但为时已晚,七千多有罪或无辜的居民已经死了。安波罗修给狄奥多西写了一封密函,告诉他,皇帝若不公开悔罪就要把他开除教籍,狄奥多西只好让步,在教会里当众认罪、请求饶恕。安波罗修是第一位能以主教地位影响统治者的教会领袖。安波罗修在历史上是功多于过的,他坚持政教分离,教会有教会的权柄,政府有政府的权柄,二者不应该相混和,但在某些情况下,他认为皇帝也应该受到教会的约束,他说:“皇帝是在教会之内,而非在教会之上。”[2]
由于安波罗修坚持政教分离,除了担任皇帝的顾问,干预罗马帝国的宗教政策外几乎没有参与政治。在安波罗修坚持政教分离的影响下,成功令西部皇帝格拉提安下令驱逐异教。公元382年,格拉提安强占了异教祭司和维斯塔贞女的收入,并禁止遗赠地产给予他们;祭司学院的财产亦被没收,异教祭司的特权和豁免权也被取消[3]。在安波罗修建议下,格拉提安同时宣告所有异教寺庙的收入全数充公到国库,并把罗马多神教的重要祭坛“胜利女神祭坛”拆毁。由于他坚持政教分离,所以他于公元384年阻止了异教议员的重建胜利女神祭坛。安波罗修还成功说服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于公元389年下达“狄奥多西诏书”,其内容主要为禁止异教活动,取消异教假日,熄灭异教圣火,解散维斯塔贞女,处罚援助异教者等等。
安波罗修声名显赫,他是皇帝狄奥多西在死前被召到身边的唯一一人。马可曼尼(Marconmanni)的日耳曼王后弗莉蒂吉尔(Fritigil)请安波罗修为她撰写了一篇简短的基督教信仰导论。读过这篇导论之后,更是决定去亲自拜访米兰的这位智者。不过,弗莉蒂吉尔在途中得知,这位伟大的主教已经在公元397年4月4日复活节那天去世了。[4]
参考文献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